本方法适用于总长度(载体+所有片段)不超过20kb的重组实验。目标片段的引物设计与PCR扩增建议采用高保真酶,以提高扩增的准确性和效率。同时,根据实验情况调整退火温度,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,以确保最佳结果。
尊龙凯时推荐在载体线性化过程中,采用双酶切法,即同时选择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载体质粒进行线性化处理。对于内切酶的选择,可参考相关文献的推荐。线性化后,建议使用切胶回收法纯化目标片段和线性化载体,且切胶时间尽量控制在3分钟以内,以减少紫外照射对DNA的伤害。回收后的浓度应使用NanoDrop或OneDrop等仪器检测,需保证浓度≥20ng/μl,并通过电泳确认是否为单一目标条带。如果回收浓度较低,可以通过增加PCR或酶切反应体系,采用多管反应以提高最终产物的浓度。
在进行目标片段与线性化载体的连接重组时,连接反应体系中的各组分投入量需按说明书要求计算,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应≥1μl。如浓度过高,可进行适当稀释。转化操作要使用DH5α、Fast-T1等克隆用化学感受态细胞,并遵循以下注意事项:感受态细胞不可反复冻融,建议一次性使用;重组产物与感受态细胞的体积比例为1:10,推荐将10μl重组产物加入至100μl感受态细胞,或者5μl重组产物加入至50μl感受态细胞;热激时间应依据感受态细胞说明书操作;平板的抗生素抗性与转化载体的抗性需保持一致。
对于单克隆菌落的PCR鉴定,挑取平板中大小适中的单克隆菌落,避免选择过大或过小的菌落。建议对多个单克隆菌落进行鉴定分析。将挑取的菌落放入已添加10μl ddH2O的EP管中混匀后,抽取1-2μl作为PCR反应的模板。为保证鉴定的准确性,推荐使用一对位于插入片段和载体上下游的引物。
在进行实验时,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。针对不长克隆的现象,可能是由于引物同源臂设计不当,长度应在15-20bp之间,GC含量最好控制在40-60%之间。此外,重组反应体系的要求应严格遵守,片段和线性化载体的总长度不得超过20kb,回收浓度也应不低于20ng/μl。需注意适当稀释以保证投入体积不小于1μl。连接反应需在PCR仪中进行,若同源臂GC含量超过60%或连接片段数较多,可适当延长反应时间至30分钟。
尊龙凯时强调应进行阳性对照反应,使用试剂盒提供的线性化载体和插入片段,以排除其他实验材料和操作因素的影响。在转化涂板时,感受态细胞应选用推荐的化学感受态细胞,重组产物与感受态体积的比例为1:10,热激时间应依据说明书操作。涂板前需对菌液进行离心处理,移去多余的LB培养基,并保留100μl重悬后全部涂板,以确保实验的高效和准确性。